良书荐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9日 | ||
良书荐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就像你看到了夜空中星星在隐隐颤动,可是脚下的道路,却在雾的灵魂中失踪…” 最近看了一本比较火的书,叫《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迟子建,上面这段话便源自于此书。这是一本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以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视角讲述了我国游猎民族鄂温克族的故事,展现了鄂温克人的百年兴衰,有人称它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从结构上可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单纯静谧、悠扬浪漫的“清晨”写起,清晨是一天的希望,这个时期的鄂温克族充满了生机,这时候的色彩是清新欢快的,部落不断有新的家庭组合、新的生命降临,部落中的人物陆续出场。第二章描写的是沉静舒缓、雄浑壮阔的“正午”,正午是一天的顶点,也是部落的繁盛时期,主要人物都正值壮年,他们意气风发,体力旺盛,为部落的繁衍生息,和雪灾、瘟疫、战争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第三章,描写到疾风骤雨,斑驳庞杂的“黄昏”,鄂温克族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衰落,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原始森林遭到乱砍滥伐,这个古老的游猎民族被迫下山定居,与现代文明融合。第四章,部落又回到了初始和谐与安恬的“尾声——半个月亮”,犹如一首满怀憧憬的小夜曲,或者是弥散着钟声的安魂曲。 整篇小说贯穿着自然恬淡但又无比现实冷酷的格调和细腻之至的人物与场景描写,读者能通过富有情感张力、极具画面感的句子,融入到原始丛林生活的部落和大自然当中,体会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力量,回归人类真实的喜怒哀乐。作者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鄂温克人的游猎世界。小说中描写了春华秋实、日月星辰、夏雨冬雪、高山流水、甘露苔藓、虫叫鸟鸣的四季轮回、自然更替,也谈到了生老病死、生命轮回的人生哲学。小说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的生死观、生存尊严、迷信力量与自然崇敬都给予读者很大的震撼和启示。 如果你没读这本书,建议你读一读;如果你读过这本书,建议你不妨再读一读。 |
||
|
||
【关闭】 | ||
|
||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街139号 电话:0538-5621002 邮编:271400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宁阳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