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三阶三维”做实调解指导职能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1日 | ||
“三专三阶三维”做实调解指导职能 宁阳县法院葛石法庭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提升钢球行业调解质效
宁阳县作为全国最大钢球生产基地,集聚生产及配套企业217家,从业人员超1.2万人,年产钢球占全国市场份额60%。 宁阳县葛石人民法庭辖区集中了83%的钢球企业,近三年年均受理涉钢球产业纠纷案件143件,其中供用电合同、买卖违约、质量争议三类纠纷占比达81%。面对产业集群发展伴生的新型纠纷,该法庭创新构建“三专三阶三维”指导行业调解模式,通过强队伍、防风险、破难题,形成“预防—监测—化解”闭环。2024年指导涉钢球产业行业调解成功率提升至88.3%,诉讼案件同比下降41.7%,助力辖区钢球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枫桥”经验。 指导组建“三专”调解队伍 打造行业解纷共同体 坚持“专业化队伍、专职化配置、专家化支撑”构建行业调解力量。2022年7月份,法庭依靠堽城镇党委政府、联合钢球协会等6家单位成立钢球产业调解中心,按照懂法律、懂政策、懂专业、会做群众工作“三懂一会”标准选聘12名行业调解员,设立电力保障、质量检测、合同履行3个专业调解组,覆盖钢球产业核心纠纷领域。同时,引入省级质检等3类行业专家组成专家智囊团,远程提供技术支撑,解决行业纠纷中“技术盲区”问题,提升调解权威性。法庭选派工作人员轮值,庭长担任行业调解指导员,采取定期培训、巡回审判、疑难案件参与调解、典型案例汇编等方式,指导行业调解工作。 指导构建“三阶”预防体系 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法庭结合行业发展现状,构建起前端、中端、末端“三阶”预防体系。 其中,前端实行标准化预防建设,法庭联合县工信局、人社局制定《钢球企业标准化合同指引》,涵盖买卖合同、用工协议等8类文本,规范企业交易行为,推动辖区企业合同标准化率达92%。 中端实行动态化监测,发挥钢球企业、协会和行业调解员信息优势,建立“发现问题”微信群,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矛盾纠纷消弭于萌芽。依托县大数据中心“钢球产业风险预警平台”,归集企业用电负荷、质量风险、劳资纠纷等37项数据。2023年指导专业调解组对5家“红色”预警企业开展联合工作,督促补发工资230万元。 末端则实行精准治理,制定《钢球行业纠纷调解规范》,明确质量鉴定、用耗电计算等专业标准。将信用管理纳入调解流程,对企业风险实施“红黄蓝”分级管理,通过审查企业信用状况决定是否采用财产保全措施,既保护企业正常经营,又实现纠纷高效化解。建立府院联动“专项攻坚”机制,针对重大纠纷启动多部门协同化解。2023年某钢球企业因搬迁引发43名员工集体维权,法庭指导工会、人社局制定“分批安置+补偿金分期支付”方案,24小时内达成调解协议,避免群体性事件,变“被动受案化解”为“主动指导防控”。2025年3月法庭针对超容用电问题提出司法建议,得到积极回应,促进了用电安全规范。 创新“三维”调解机制 提升纠纷化解质效法庭 从经济、产业、技术三个维度创新调解机制,推动调解取得更好效果。 经济维度上,创新“合规用电调解法”,针对超容用电违约纠纷,法庭联合公证处和审计部门及电力工程师推出“用电公证或审计+柔性执法”模式,近两年化解群体性纠纷5批次,涉及企业23家,同步推动17家企业完成用电合规改造,超容用电违规率下降58%。产业维度上,通过“链式解纷”保产业链,对涉及上下游企业的连环债务纠纷,采取“核心企业牵头+关联调解”模式,2023年成功化解某龙头企业与3家配套企业债务链纠纷,维稳产业链产值1.2亿元。技术维度上,推行“质检前置调解法”,针对质量问题产生的争议,由第三方检测机构现场封样鉴定。2023年采用“质检前置调解法”指导专业性调解化解质量纠纷27件,调解有效率达100%。 |
||
|
||
【关闭】 | ||
|
||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街139号 电话:0538-5621002 邮编:271400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宁阳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